

引龙头企业 变“废”为“宝”
永兴商品兔养殖合作社以前是该村养猪场。因地处荒山坡上,缺水缺电,道路不通,养殖房屋倒塌,猪场废弃无人问津,成了人见人厌 “ 废物”。
2009年10月,该村党支部、村委会创新思路,按照 “支部+公司+协会+基地+农户+市场”的方式,利用废弃养猪场,引进龙头企业投资60多万元,通电通水通路,重新搭建圈舍,办起了永兴商品兔养殖场,并成立了永兴商品兔生态养殖合作社,将这丢弃的“废物”变为村民增收致富的“聚宝盆”;按照合作社的规定,养兔户只需缴纳少量场地使用费和管理费,就可以参加合作社,并且在这里养兔。
“合作社联接着实力雄厚的大公司,而公司有着广阔的市场。有公司和合作社做坚强后盾,养殖户不愁销路,不怕疫情。”合作社负责人杨远福告诉笔者,目前在合作社养殖场里固定养兔的村民有30余户,另有50多户村民在各家自建的兔舍里养殖。为了解决养殖户防疫治病、销售等问题,合作社实行统一进雏兔、统一进饲料、统一防疫治病、统一销售、统一处理兔粪污染等。养殖户只需出资金,出劳力,就可以稳稳当当赚钱。
该村村民黄世禄2010年10月开始在养殖场养兔。尽管合作社包销,但害怕亏损黄世禄的还是谨小慎微,从每批200只养起,在取得成功后,他越养经验越多,越养胆子越大,从去年下半年至今,每批出栏数量都保持在1000只左右。
黄世禄告诉笔者,今年已经出栏了商品兔10000只,纯收入近4万元,目前第6批的兔子也有2斤多了。他指着离养殖场不远的二楼一底的楼房说:“养兔前,我家经济很困难,外出打工又没有技术,一年下来也没多少收入,现在养兔子有了收入,不但修了房子,还买了电器、家具。”
合作社牵头 抱团抗风险
沿着平整、宽阔的水泥路,笔者来到了该村梯子坎组养兔户李德文的家。
李德文是散养户,但商品兔常态存栏数量却高达8000只。“是规模化、集约化科学养殖让我赚了钱!”李德文感慨地说,2011年以前,他也在合作社同意建的养殖场里养,由于离家比较远,无法照顾家里,于是去年年底,他在自家房后荒坡上建起了兔舍。“虽说没在养殖场养,但我依然是养殖合作社一员,依然享受合作社的‘五统一’,如果单打独斗养殖,哪里敢养这么多,有合作社撑着,只管出力养殖就行。”
“李德文说得一点不错,在农村,养殖小打小闹根本无法抗击失败的风险。依靠‘支部+公司+协会+基地+农户+市场’的模式,就保证能赚钱。永兴村养殖合作社从创建到现在,不断走向成熟,养殖数量、利润都越来越大,基本实现了从‘粗放式’经营到‘集约化’发展的目标。”幸福村村支书赵孝成告诉笔者。
据赵孝成介绍,利用引进资金将原来的废弃养猪场建成养兔场,不但让一部分无技术、无劳力,无场地,家庭经济困难的村民很快富裕起来,还通过外引资金、内挖潜力、村组联动、上下互动的方式,带动了全村的养殖业。目前全村集约养兔、养鸡、养猪、养牛的农户高达500余户,其中加入养殖合作社的村民超过近00户。与公司结成风险共担、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,可以让村民消除后顾之忧,放心养殖。
养兔与营销服务网(www.hlj1964.com):高邮市桂凤兔业专业合作社官方网站!
|